上一次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時候?在壓力龐大、講求理性的現代生活中,我們常被教育要理性處理事情,不要過於情緒化,然而事情解決了,情緒卻還被壓抑在身體裡,感覺疲累、焦慮、睡不著、肩膀緊繃、胸口發悶等,這些不是單純的身體問題,而是情緒沒有得到釋放。
越想越憂鬱?與其等想通不如動起來
我們很習慣遇到困難時用大腦試圖解決一切,不斷說服自己想開一點、沒事的,但常常越想越煩,最後成為心底的死結,情緒本來就是主觀的感受問題,不是靠邏輯可以解決的,心理學研究也證實,如果無法用言語表達壓力或情緒時,身體就會幫你記住這些感覺,隨之而來的如肩膀僵硬、呼吸急促、沒胃口等等,都是身體在幫你抗議。
暢銷心理學書籍《身體知道答案》中,作者指出情緒、創傷、壓力都會以身體記憶的方式殘存在肌肉、姿態與呼吸模式中,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嘴上說放下,甚至你也說服自己放下,身體依然很緊繃,因為你的內心深處仍然很在意,依舊還無法釋懷。
想排解負面情緒有很多方式,常見的如按摩、購物、睡覺、看電影等等,也有人會選擇吃東西、跳舞等方式,專家則是提出,運動是發洩情緒的有效方式,因為運動會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、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快樂賀爾蒙,可以改善心情,減輕壓力及焦慮,與其坐等想通不如直接動起來!
內觀流瑜珈透過音樂和動作,不用特地說出口,也不用想著我就是來釋放壓力的,跟著節奏動起來就可以了,身體會跟著音樂及動作自動調整,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,突然在某一個瞬間就覺得通了、放下了。
運動百百種,為什麼我要選擇瑜珈呢?
運動的種類那麼多,為什麼要選擇瑜珈呢?相較於跑步或重訓,瑜珈不僅鍛鍊身體的柔軟和穩定,更與呼吸結合,講求釋放內心的情緒及和自己對話,身心可以獲得真正的休息和重啟。
在瑜珈種類裡,inside flow則是近年廣受歡迎的選項,課堂在具有隱私性的空間上課,你不會覺得自己像動物被圍觀,比起單純的肌力訓練,inside flow有音樂的搭配,運動過程中不會覺得無趣,而比起大爆汗的有氧運動,inside flow雖然也會流汗,但不會讓你練到虛脫無力,而是在剛剛好的運動節奏中,自在的發洩情緒。
獨自消化情緒無人打擾,I人友善的課堂
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,要他們公開分享內心感受簡直是酷刑,還不如什麼都不說默默承受,inside flow的課堂不是強迫你公開表演,而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私密空間,讓你透過音樂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。
inside flow的課堂沒有觀眾,也沒有要你好好表現的壓力,每位參與者都能在音樂和老師的引導中進行與自己的內在對話,你不用真的說出什麼,也不用跟同學交流,有一種在自己房間的安全感,這樣的安全感,是許多初次體驗的人願意慢慢打開內心的關鍵。
情緒釋放不是只有一種方式
情緒釋放可以有很多種方式,可能是哭,可能是大醉一場,可能是瘋狂購物,也可能只是他人一個擁抱,不一定會很激烈,但需要有一個出口釋放,inside flow的課堂上,有人哭、有人笑,有人只是像平常一樣深呼吸,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釋放情緒,沒有對錯,只要你問問自己,有沒有比昨天更放鬆了?
內觀流瑜珈讓你練習用身體說話,不強求結果、不設定療效,音樂節奏是引導,動作轉換是通道,跟著音樂走就能帶情緒找到出口,一次體驗課可能就會改變你對情緒健康的理解。
釋放情緒不是脆弱表現,而是真實地面對自己
內觀流瑜珈提供了一種不靠語言、不用分析的方法,讓身體透過動作、呼吸和音樂的結合,去釋放那些你說不出口的情緒,這些壞情緒不應該留在身體裡,而應該在感受過後將它代謝出去,Inside Flow的練習會讓你發現:能感受、能釋放,才是成熟大人的象徵。
當你允許自己的身體在安全的空間表達真實感受時,你正在重新建立自我與身體的信任,一段時間下來你會發現,不只在課堂上更穩定了,就連日常生活中突然襲來的情緒波動,也能坦然的面對而不是第一時間選擇逃避,可以更淡然的看待事情。
總結
Inside Flow不是幫你做心理治療,也不是什麼宗教信仰,它是提供你一個空間和方式,在音樂的節奏中找回和身體的連結,並看見那些被忽略的情緒,我們無法控制情緒什麼時候來,但可以選擇送它離開千里之外,不壓抑、不忍耐,透過Inside Flow讓情緒健康的釋放。
Inside Yoga Taipei介紹
為Inside Yoga Studio大中華區第一間官方瑜珈教室,引進各國優秀瑜珈師資,並不定期舉辦大師課及工作坊,多樣化的課程,讓學員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時間彈性選擇,寬敞明亮的舒適空間,舒適自在的體驗多元樣貌的瑜珈練習。




